虚拟环境中如何制定容灾战略?
服务器虚拟化能解决容灾的三大问题:
成本:虚拟化可以直接部署在生产和恢复中心,帮助公司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
延迟获取:虚拟化消除了大部分硬件的依赖性。
迅速恢复:虚拟化的服务器图象能够迅速得到部署,在某些情况下,图象还能在物理系统间迁移。
如果要在容灾战略中采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管理员必须考虑到他们的数据保护、恢复点粒度和存储目标。
数据保护(备份)
服务器虚拟化和容灾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缺乏有效的、可使用的备份数据,也就没有太多可恢复的东西了。虚拟化自身并不能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备份虚拟服务器有一些可用的方法,其结果各不相同。如果在每台虚拟机中设置常规的备份代理,你就能把获得的结果与代理设在物理服务器环境中的结果作对比。
恢复点粒度
由于软件成本降低带来利益,常规备份代理会偏向于图象备份(VMDK),此时备份战略必须不遭破坏,且能提供粒度(文档水平)的恢复能力。Vizioncore公司的vConvert、PlateSpin Forge等第三方软件工具,能自动实现全备份和增量备份,而不必采用离线虚拟机。这种能力还能对文档进行恢复。
恢复性能
要记住一件事,备份和恢复虚拟服务器是I/O的功能。虚拟化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能够加强使用空闲的服务器资源。对许多处于工作期的系统而言,这么做非常正确,而当系统处于备份期或者更具体地说处于恢复期时,情况就不同了。在恢复灾难的时候,可能需要同时恢复同一个物理系统中的10台虚拟服务器,这时产生的I/O就会成为严重的“瓶颈”问题。只是硬件可用,并不能保证满足恢复时间目标(RTO)。
RTO/RPO
对宕机时间很短甚至没有宕机时间的应用程序(RTO=0),仅仅是虚拟化并不足够,还需要增加故障切换元件,满足恢复需求。同理,有些应用程序的恢复点目标(RPO)很严格,但是数据损失的容忍能力很弱乃至没有,此时可能需要采用复制的方法,保证在备份期间保护数据。
然而,对于一项容灾战略而言,除非具有外部元件,否则世界上所有的虚拟化、图象备份和数据复制也不为多。一般情况是,虚拟服务器已经部署或即将部署在一个中心,将备份发送到中心之外或者在各个中心之间复制数据。
greatwall 发表于: 2010-01-24
我要回答相关推荐
-
开放与虚拟化 行业容灾全新标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容灾系统,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来建设自己的容灾系统呢?对此,HP公司容灾系统专家认为,开放与虚拟化将是行业容灾系统建设的全新标准。
-
容灾建设是否需要千篇一律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对于IT的灾难备份恢复和业务连续性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快速恢复
国内某知名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有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成都等多家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00亿元,是国内颇具实力、业务品种齐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
业务连续性 不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业务连续性似乎成为了一个奢侈的目标。那么如果我们无法建立容灾中心,传统的备份就不能实现业务连续性目标了吗?
-
虚拟化容灾方式受追捧 飞康推出实时备份技术
虚拟化容灾方式是一种网络存储型远程容灾架构,是在前端应用服务器与后端存储系统之间的存储区域网络(SAN),加入一层存储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