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Stack袁冬:我们如何做OpenStack

日期: 2015-06-11 作者:唐琼瑶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过去几个月,我们每天盯着故障,挨个分析逐一解决。说多了都是泪。”

这样真诚又卖萌的话语出自UnitedStack有云产品副总裁袁冬博士之口。这家公司始终坚持产品和技术为主导的工程师文化,成立于2013年2月,是中国最专业的OpenStack开源云计算公司。

OpenStack大法好

OpenStack从诞生的那刻起,IT界就没消停过。大佬们开始撕起来,开源鼻祖红帽是其忠实拥护者,英特尔、IBM与惠普等也纷纷站队支持,并设立OpenStack基金会,这让比较成熟的由思杰公司统领的CloudStack地位有些尴尬。同样是IaaS产品,待遇千差万别。不过,OpenStack生态圈内的厂商都有各自的算盘,发布自己的商业版本,纷纷扰扰好不热闹。

不仅如此,OpenStack初创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市场也在迅速整合。六月初,开源云IaaS市场中的两家初创公司被收购:IBM买了Blue Box,思科则将Piston Cloud Computing收入囊中。

这些是否意味着OpenStack技术不给力,或者该市场正逐渐落入大型供应商的掌控中?恰恰相反,UnitedStack有云CMO张群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OpenStack这一创新的开源平台技术已经在向大规模部署阶段演进,所以厂商才会花重金收购,以填充并完善其云计算蓝图。”她表示,中国市场接下来应该不会发生OpenStack领域的收购。尤其是现在国家强调互联网+与云计算战略,鼓励并扶持开源。

过去三年,OpenStack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成熟的、商品化的开源项目。在中国,大家对OpenStack的热情高涨。袁冬从市场角度解析了OpenStack在国内特别吃香的原因。“国内IT起步较晚。随着云的到来,中国企业真正有机会参与到IT基础设施建中来。如果国外厂商认为OpenStack是一个技术延伸趋势或者某个阶段,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简直是制胜法宝,可以通过这个杀进企业级市场。”

作为中国OpenStack领域活跃的布道师与坚定的实践者,UnitedStack掌舵人程辉曾经表示:“在中国,OpenStack已经开始在公有云、私有云领域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从全球市场看,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的OpenStack消费市场。”

互操作性惹烦恼

OpenStack虽然好,但企业用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当然,有钱任性的大型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有彪悍的开发与运维团队,基于原生OpenStack构建私有云平台还可以接受,可对于人力财力稍显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成本与技术含量就让他们望而却步了。

最关键的是,好不容易搭建起OpenStack平台,在需要的时候无法自由迁移。所以,OpenStack互操作性饱受诟病。

袁冬表示,OpenStack基金会一直关注并引导OpenStack的发展方向。“为了避免生态的碎片化与破损性,确保OpenStack持续健康地发展,基金会认识到OpenStack必须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一个标准。”

在2015年OpenStack Summit Keynote上,OpenStack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宣布了全球第一批14家通过OpenStack基金会官方互操作性测试认证的厂商,包括惠普、IBM、红帽、SUSE与VMware等。其中,UnitedStack是国内首个获得此认证的OpenStack云服务商。这意味着UnitedStack的公有云、托管云与混合云等都成为了基金会官方认可的“OpenStack Powered”平台。

带有该标示的产品和云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套一致的核心服务,应用只需编写一次即确保在全球的OpenStack公有云与私有云上运行。对云服务器提供商来说,官方认证促进了大家在OpenStack规范内开发与协作,能够更好地促进OpenStack的发展。

UnitedStack是如何通过验证的呢?袁冬表示,OpenStack基金会认为计算与存储是目前云计算交付能力的核心。“基金会邀请我们参与验证,将计算与存储方面的200多个API一一测试。”他表示,“我们觉得这些都很基础,在技术上没有什么挑战性。”

张群英补充:“其实这个认证还是有难度的,OpenStack基金会基于技术、对核心模块的贡献量、公司影响力与客户认可度等衡量维度邀请厂商参与互操作性测试认证。”

这意味着要玩转OpenStack,必须紧跟OpenStack基金会的步伐,贡献OpenStack社区。

OpenStack基金会下一步会如何走?袁冬表示,后续可能会将网络加入其中,那么整个IaaS就布局完成。“再往上迈向PaaS,比如文件共享与数据库等也是可能的。”

UnitedStack如何做?

在那么多的云初创企业中,UnitedStack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基于OpenStack的IaaS公司。

技术出身的袁冬一说起OpenStack就显得有些兴奋。“OpenStack只提供一种资源的交互方式,即一组组的API。你的资源可以来自任何形式与方式。所以虚拟化你可以用KVM、VMware,甚至Docker,存储你可以用SAN、NAS,甚至分布式存储。”他说,“OpenStack实际只做了一点事情,将更多剩余的空间留给所有人发挥。”

显然,所有软硬件厂商都能参与到OpenStack中来。比如EMC撰写了一个驱动,将自己的SAN资源供给出来提供一个接口,它就顺利融入OpenStack生态圈了。市场上有那么多的OpenStack供应商,光有API显然不行,“作为一个靠谱的或者称职的OpenStack供应商,需要解决用什么来提供计算资源的能力。”袁冬表示,“UnitedStack使用KVM做了很多事情。”

总结起来,UnitedStack的优势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进入OpenStack市场早,原始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足,二是在资源交互方面领先,三是监控平台给力,四是后期运维稳定性高。

监控与运维也可以整合为一个,那就是商用平台最后一公里。这两个是给用户交付高效稳定OpenStack环境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他们首先看SLA如何,压力测试是否能通过,与IT系统集成度如何,满足了这些条件,OpenStack才能获得买单,真正落地在生产环境中跑起来。

而这些都对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袁冬近几个月来的工作重点。“软硬件与周边环境都会产生稳定性问题,过去可以通过我们监控预警性捕捉,然后使用人工干预或半自动的手段修正。”他表示,“比如磁盘故障问题虽然是偶发性的,但其波及范围广,解决起来步骤多又复杂。但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尽快解决。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要把所有意外都包含进去,针对情况、流程、响应机制进行分析,最终把系统引导到一个自动化的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流程上来。”

未来潜力在哪?

从创立伊始,UnitedStack也经历过磨人的战略转型。发展到现在,拥有员工接近100名,其中60位是研发人员,有20多家企业使用UnitedStack托管云。

OpenStack是UnitedStack最主要支持的开源项目,与此同时,UnitedStack也关注Ceph、Puppet等开源项目的发展。拥有一批在社区有相当知名度的工程师。在对Ceph社区的贡献量上,袁冬曾经排到全球第20多名。“UnitedStack就是OpenStack黄埔军校。”他表示,“产品与技术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袁冬不仅负责技术与产品,同时也是售前方案与项目经理,还与合作伙伴打交道。他告诉TechTarget中国,下半年的工作不仅是持续增强OpenStack的稳定性,还希望为IaaS与PaaS层提供对接工具,也就是应用层,针对大数据分析做一些转化PaaS的功能模块开发。

而在市场层面,UnitedStack主要聚焦在互联网、IDC与传统企业。这三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尽相同。互联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同时现金流充足,是UnitedStack的今天。国内IDC面临云化挑战,袁冬算了笔帐:“Top 30的IDC加起来大概有两万个左右的机柜。目前我们接触到的想要云化的大概10%。那么就是2000个机柜包含的两万台机器要云化,一台机器一年一万,一年就是两亿多人民币的市场。”这是UnitedStack的明天。而传统企业显然也慢慢走向云化之路,这是UnitedStack的后天。

当然,那么大的市场需要携手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袁冬坦言:“我们自己将IaaS完全准备好了就全力开展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尤其是传统企业市场没有渠道就是自己作死。”所以,在业务线上,UnitedStack会与国内神州数码等合作,还有上游硬件厂商戴尔与浪潮等。

接下来,UnitedStack将在产品化、标准化与可交付性方面努力。从产品的横向维度努力,参与到整个OpenStack生态圈运作。

100是天花板?

一直以来,业内人士认为OpenStack成功的商用案例少,并且规模小。UnitedStack的客户托管的云也是几十台,还没有上百台。“在我们所有的项目中,100就是一个窗户纸。这同时也是个门槛,门内门外的客户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我们希望能扎实做好几十台的规模,积累后找到一个爆发点,拿下上百甚至上千台的规模。”袁冬表示。

在过去12个月中此起彼伏的OpenStack企业被大型IT公司收购的现象证明,OpenStack市场已经步入整合的快车道,并且开始真正走向成熟。技术突出、社区影响力大、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强的OpenStack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希望UnitedStack这样的国产企业也能够在中国云市场占据重要席位。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