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部署私有云四部曲(下)

日期: 2011-06-22 作者:Greg Shields翻译:李哲贤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抛开广告宣传的那些,云计算带来的收益值得大家去关注吗?实际上,对于一个可靠的私有云战略而言,需要从接触虚拟数据中心的概念开始。这是引入云计算优势的方法之一:为IT系统实现优化的资源应用、更好的服务和改进资源使用率的可见程度。   那么从中您明白了什么呢?接下来的四步战略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私有云并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收益。点击查看成功部署私有云的前两个步骤。

  第三步:停止并彻底抛开虚拟白盒子的做法   对于传统的制造商提出了全新级别的硬件需求:融合架构。硬件设备需要做成模块化的,这样才便于添加计算资源、存储或网络带宽,只需简单添加额外设备就可实现。而且制造商需要绑定更多管理工具来管理硬件平台用于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抛开广告宣传的那些,云计算带来的收益值得大家去关注吗?实际上,对于一个可靠的私有云战略而言,需要从接触虚拟数据中心的概念开始。这是引入云计算优势的方法之一:为IT系统实现优化的资源应用、更好的服务和改进资源使用率的可见程度。

  那么从中您明白了什么呢?接下来的四步战略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私有云并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收益。点击查看成功部署私有云的前两个步骤。

  第三步:停止并彻底抛开虚拟白盒子的做法

  对于传统的制造商提出了全新级别的硬件需求:融合架构。硬件设备需要做成模块化的,这样才便于添加计算资源、存储或网络带宽,只需简单添加额外设备就可实现。而且制造商需要绑定更多管理工具来管理硬件平台用于虚拟化。

  位于硬件制造商和虚拟化平台之间的联系才是私有云计算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这种关联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私有云战略平台中的虚拟机资源消耗情况。存储和服务器协同工作,通过网络实现连接,二者结合在一起创建无缝的虚拟工作负载平台。

  现在这些技术都是实际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一夜之前使得它们全部在现有云战略中实现。考虑硬件产品自然的产品更新周期,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来完成新设备逐步进入数据中心的更替。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规划好如何开展。

  原因是:从十年前我们就开始采用白盒方式,从零安装服务器。但是这种各自不同的服务以及配置方法使得系统架构扩展时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除非我们现在开始规划聚合架构的问题,否则我们将重新面临数据中心的老问题,而现有的自制虚拟化硬件平台将无法满足将来的扩展需求。

  第四步:针对平台提供相匹配的服务能力

  如果要确实享受云计算的收益,必须首先抛开对安全和失去控制权等问题的担忧。

  私有云计算只是达到未来数据中心的第一步,将来的IT服务将可以灵活寄宿在任意最适合的宿主机平台上。有时是寄宿在本地的数据中心最合适,而有的时候就更适合安置在公有云上,交给其它人来管理。

  而连接这两者的桥梁就是一组新技术的进步:保障网络连接的安全、信息的保护以及创建混合云方面经验的增长。无论是云服务供应商还是虚拟平台供应商现在都应该和您共享现在以及将来对这些产品的构想,因为他们提供的才是现在(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产品。

  私有云: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接近

  就在不久前,还有观点认为薄薄的一张塑料卡片很难获得人们的认可用于购买商品和相关服务。信用卡不仅仅是一组数字和磁条,更是一种商业工具,而人们还没有做好信任它的准备。

  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对它建立了信任,因此在使用它购买东西的时候都不会去过多思考这个问题。对于IT设备的演变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说明信任建立的过程。私有云计算需要逐步获取信任,而它的同胞兄弟公有云也将紧随它的脚步到来。

作者

Greg Shields
Greg Shields

Greg Shields,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是Concentrated Technology(www.concentratedtechnology.com)共同创始人和IT技术专家。他拥有近十五年的IT架构和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是一名IT培训师,并对IT多个技术主题进行演讲,主要包括微软管理、系统管理及监控、虚拟化等。他最近的著作是由SAPIEN出版社出版的《Windows Server 2008: What's New/What's Changed》。

翻译

李哲贤
李哲贤

TT虚拟化特约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