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应用是检验虚拟化的标准

日期: 2009-05-12 作者:边缘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虚拟化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硬件级虚拟化和软件级虚拟化要相互结合才能使系统使用率最大化;其二是虚拟化也存在一定风险,把多个应用放到一台服务器上类似于多个鸡蛋放进一只篮子,一旦出现重大硬件故障可能会影响到所有的应用,这种威胁很难消除;其三是服务器合并和虚拟化,使用户购买的硬件减少,从而导致服务器硬件厂商的销售量和收入下降;其四是虚拟化也许会带来安全隐患。系统级的虚拟化技术有可能让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黑客入侵;其五是服务器虚拟化要走向流行,从技术角度讲,负载均衡是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另外虚拟化也面临着以下几个瓶颈:

  1. 业界还没有统一的虚拟化标准平台和开放协议,这会增加用户投资风险。

  目前国内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厂商很多,市场没有统一客观标准,各大厂商摆在用户面前的解决方案,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各厂家的产品很难在同一环境下整合,相互之间不能兼容,难于扩展升级,削弱了系统的灵活性,使用户面临了从“硬件包围”到“虚拟硬件包围”的窘况。而且因为很难和服务器进行一体化管理,也增加额外的管理开销。因此目前在虚拟化相关产品方面,相关标准还没有最终健全界定是一个重要的制肘因素。

  2. 虚拟化运作也存在相当风险,正如“把太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可能孕育着“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隐忧。

  虚拟化缺点就是不能在一个硬件节点上混合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一旦系统内核出现了问题,整个服务器也就产生了连锁性故障:一台服务器上出现重大的硬件故障只会影响这台服务器上的服务,但要是该服务器在运行多台虚拟服务器时,面临的问题、风险就多了。

  对于国内用户来说,买一台服务器回来划分成若干个不同分区来跑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应用,心里就有隐忧——如果这台服务器出问题了,所有的系统都可能为此宕机崩溃了,如此风险非同小可。

  再者,虚拟化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物理环境下没有的安全隐患,系统级的虚拟化技术有可能让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黑客入侵,虚拟化为权限管理和认证等环节增加了新的挑战。另外,即使物理服务器的管理工作减少了,但还是有那么多台虚拟服务器需要监控和管理,也增加了风险。

  3. 居高不下的成本令人望而却步,阻碍着虚拟化技术推广应用。

  价格、成本是用户单位建设应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个架构虚拟化环境的初期投入成本在百万元左右,甚者更多,只有大型高端用户才能承受,一般的中小企业无法享用。因此即使厂商向企业用户灌输虚拟化有多好,企业也必须谨慎考虑这项技术的费用。成本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当前成本,还要考虑长期成本,包括软件升级、维护和将来不断硬件的购入等不菲的费用。另外,SOA是开发虚拟化应用管理软件的最好方式,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对已有软件进行改造,因此,只有非常有实力的ISV才会做,从而导致ISV的热情不高,也制约其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应用。

  4. 移植和管理工具尚不够成熟,影响到虚拟化的普及推广。

  许多采用虚拟化技术的用户单位已逐渐认识到要改用虚拟数据中心,最大的困难在于迁移。因为把数据、资料从物理环境迁移到虚拟环境已不再是象以前把数据库从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个物理服务器上那么简单,困难程度大为增加,有可能出现“异性相斥”,而且还可能是个费时费钱的过程,面临问题不少。特别是远程移植与管理功能上的问题更多。

  其实虚拟化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兼容的解决方案,它并不能和所有的应用程序或者所有硬件协调工作,大多数虚拟机都是模拟一个基本的PC环境,而不是让应用程序直接访问主机的硬件资源,也使移植和管理的困难不少。

  5. 虚拟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完善,工作量减轻并不多。

  目前虚拟化技术只能做到硬件虚拟化,尚无法做到应用程序的虚拟化,导致系统效能延迟。据专家分析,假设某家公司一年以前拥有10台物理设备,它可通过虚拟技术改革将该数目减少到7台。但是,该公司随后可能需要在这7台物理设备上运行24台虚拟设备。该公司需要管理的物理服务器的数量虽然减少了30%,但是它需要管理的操作系统的数量却可能增加了150%左右。

  虚拟化应用如何走向实际

  企业首先要分析自身系统应用和管理的瓶颈。虚拟化是一种很实用、对整体运营思想要求很高的技术,企业千万不要为了虚拟化而虚拟化。企业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有虚拟化的需求吗?我能承担吗?实施虚拟化无非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省钱,二是省力,这就是成本与效率的双重考量。

  然后企业需要详细盘点自己现有的IT资源,在采用虚拟化技术之前,CIO必须先对企业的IT基础架构有一个全盘把握,这是一项基础但必要的准备工作。资源盘点的内容包括服务器的数量、内存、网络带宽、存储容量、以及各个设备的工作负载等等,以便得出一份详细的资源使用状况报告。CIO还需对企业规模和应用系统的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考量。此外,企业最好有走向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计划,这将使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弹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接下来,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虚拟化技术和方案,并进行全面评估和长期规划,最后选择切入时机循序渐进,逐步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虚拟化项目中,技术的实施成本及投资回报(ROI)是困扰CIO的普遍问题之一。虚拟化实施需要衡量每种技术的总拥有成本,诸如硬件支出、软件许可、运维管理以及人员培训成本等。虚拟化的成本效益一般体现在后期,比如运维管理、新应用部署、灾难恢复等环节。通常企业容易犯的错误是,由于预算紧张购买了比实际需求少的设备,结果后来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升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把整个项目延迟,而不要去搭建一个不够用的平台,否则将很可能招致失败。

  虚拟化大势所趋 应用才是王道

  尽管虚拟化技术有那么多可见的优势,但在中国的应用情况还不是很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用户对虚拟化技术的认识不够,从而心存疑虑;二是很多应用程序还无法实现虚拟化,三是很多用户还缺乏相应的虚拟化技术应用人才。在应用虚拟化时,很常见的一种疑问就是,我是不是需要虚拟化?哪些应用需要虚拟化?显然,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分析。

  目前最广泛的虚拟化应用就是服务器的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首先能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提供一种服务器整合的方法,减少初期硬件采购成本;另外还能简化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降低管理费用;并显著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服务器计算能力;特别还能通过降低空间、散热以及电力消耗等途径压缩数据中心成本,通过动态资源配置,提高IT对业务的灵活适应力;服务器虚拟化支持异构操作系统的整合,支持老应用的持续运行,并在不中断用户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更新;还可以利用快速转移和复制虚拟服务器,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服务器的虚拟化在接下来的2009年仍然会是主要话题,众多主流IT厂商会进一步争夺市场空间,并且整体的IT虚拟化硬件、软件、技术和解决方案也会继续向成熟迈进。但是,虚拟化仍然达不到我们所希望的准确地在基础架构中分配资源。尽管如此,2009年虚拟化的部署仍然会更广泛,虚拟化是大势所趋,而且在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进程中,服务器虚拟化的步伐要远远快于存储的虚拟化而接近于成熟。

  不论是服务器虚拟化,还是存储虚拟化,甚至网络虚拟化、数据虚拟化、软件或融合的虚拟化等等,都只是部件级的局部虚拟化。虚拟化技术的未来应当是将整个数据中心虚拟化,使用户能够获得一个随需应变的数据中心,只有适合用户自己实际情况的虚拟化才是好的虚拟化,才能在一个又一个的实际应用中实现企业最大的价值。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边缘
边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