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解Hyper-V 3.0力助企业实现私有云

日期: 2012-11-15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微软在Hyper-V 3.0中加入了大量的新特性,包括存储迁移、虚拟光纤通道等等,在网络层面也有很大的改善。作为Windows Server 2012中的重要特性,作为微软在虚拟化领域的重要产品,Hyper-V 3.0有哪些重要的特性?超越虚拟化的概念体现在哪?微软技术专家翟爽将为你讲解。

  “其实Hyper-V 3.0只是Windows Server 2012中所带的一个新特性,但我们为什么要突出这个特性呢?因为现在的数据中心已经不再是一个单机的系统,而是通过多机、虚拟化来扩展的一组系统,所以虚拟化在这里面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数据中心要往云的方向上去走,那么虚拟化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翟爽老师如是说。

  “而Hyper-V 3.0正是在这方面下足了功课,主要就是针对云计算环境进行了扩展,其中包括了很多特性。比如说,如果涉及到云计算,就要面临可扩展性、安全性、多租户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就需要产品要做好充足的技术储备。”可以说,也正是由于Hyper-V 3.0的加入,Windows Server 2012才可以说成是云操作系统。

  Hyper-V 3.0特性——虚拟化、网络、存储

  从虚拟化层面来说,如果说在你的数据中心里面,需要满足一套大规模的业务环境或者说计算环境,那么Hyper-V 3.0完全可以胜任。什么才算是大规模业务环境?比如说支持64节点的集群环境,在这上面可以跑8000多个虚拟机,这就算一个非常大的计算单元,在这套环境中,Hyper-V 3.0就可以作出很好的扩充。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比如说网络。在网络层面,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多租户的环境,这里不只是需要一个计算资源的虚拟化,而是需要一个多租户环境的虚拟化。在这方面,Hyper-V 3.0推出一个软件定义网络的概念,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做到一个两层网络的跨数据心中的迁移,这是Hyper-V 3.0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另外一点是,在多租户、云的环境下,Hyper-V 3.0可以做到很好的网络QS、带宽控制、安全隔离控制等等。

  在存储层面来说,Windows Server 2012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储结构——SMB共享集群环境。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 Server 2012自身的存储功能,来做到横向的可扩展的、透明故障转移的集群,这样,可以保证你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稳定性。举例来说,通过Windows Server 2012构建的一个存储单元,可以把吞吐量做到10GB,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如果说你是一个单个的虚拟机,通过扩展它的CPU到64个,可以在一个存储上实现100万个IOPS,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规模。

  所以说,现在是一个很苛刻的计算环境,并且你需要更多的利用这些计算环境,包括说以后要建立更大的计算环境,要实现云计算的灵活性,那么Windows Server 2012或者说Hyper-V 3.0可以给你很多的选择,就像我们做选择题一样,用户要做的只是选择一项符合自己需求的选项就可以。

  力助企业实现私有云

  如果你要去做一个云,那么至少你需要一个云操作系统,而微软恰恰是做系统出身,所以在这方面,微软是有非常多的技术储备,也要很多非常专业的研发团队、支持团队。所以,在未来,微软在虚拟化领域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就目前的Hyper-V 3.0来说,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很多在虚拟化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另外,微软还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数据中心向私有云过渡的解决方案——System Center,在这里面包括了监控、工作流、资源申请,以及帮助企业实现ITSM等等,我们都有一整套的工具,而且是站在应用的角度去做,这就远远的超过了虚拟化这个概念。

Hyper-V 3.0新特性

Hyper-V 3.0新特性

  对于多元化设备的接入,Windows Server 2012也都提供了相应的对策。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更多的移动设备开始加入到企业办公中来,而且随着3G、WiFi的愈发普及,BYOD时代已经快要到来。这里面还涉及了包括Windows 8、Windows Phone 8等产品,帮助企业实现多屏的联动。

  “大家可以在微软的Logo中看到,其是由四块屏幕组成,当然,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屏,但微软已经在这方面做足了准备,从“云”到“端”,微软有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这也是目前微软最大的一个优势。未来,如果说我们想跨越私有云的边境,想做公有云,微软还有Windows Azure、SQL Azure术等产品来帮助你实现,所以微软目前非常有信心,借助于自己的技术储备,来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私有云。”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