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虚拟化平台实战全解析(五)

日期: 2008-03-03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漫漫长篇终于到了最后一部,前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一下资源管理在虚拟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着重详述了企业级管理中重要的灾难恢复机制,包括备份机制、故障转移机制以及集群机制。然后,简单说明了一下对虚拟化架构的自动化需求,以及自我定制虚拟机的用途。


  虚拟环境对监测报告系统的新要求


  首先,我们要知道对于数据中心的性能测量,传统用于物理环境的方法并不完全适于虚拟环境下。因为虚拟机在从某些方面看,完全等同于物理机;然而换一个角度,则又和物理机截然不同。


  从内部来看,虚拟机为性能监测软件提供了所有传统方法用以追踪监控所需的计数器,所以传统的性能监测软件安装在客机OS上也能运行的非常好。但问题是,在虚拟环境下,得到的数据性质发生了改变,有些数据已不再重要,而有些则变得毫无意义。


  典型的例子是VMware ESX Server环境下的内存消耗和内存分页。


  这款VMware的旗舰产品有一个名为“气球操作”的特性。利用此项特性,系统管理员可以将部分内存暂时划给某台虚拟机使用,即像是往气球中充气。在此同时,操作系统也被迫换页,性能上也有些许的下降。当任务完成后,一切原归旧主,征集来的内存被释放回原来的虚拟机中,既像是气球放气的过程。


  这里如果我们依据传统软件提供的数据,就会完全弄错内存和页面文件的使用情况,导致对虚拟机的性能产生错误的评价。


  更近一步,我们还可以知道这些差异取决于主机的因素。比如,虚拟机如果总是保持高的CPU使用率,我们可不要以为应该升级硬件了,或是再设一个虚拟CPU。有时vCPU的高使用率是由于主机级服务的滞后,我们需要对hypervisor资源进行一些优化调整,如果不行,然后才是增加物理CPU的数目。这个通过对主机上数据的追踪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传统的方法我们需要改进,那么虚拟环境下哪些方面才是需要改进的呢?


  在高度密集的虚拟数据中心,数以十计的虚拟机团聚于一台物理机上,它们相互依赖,互生共存,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将系统仅仅作为许多部分的一个组合,而应视之为一个整体来监控考察。


  同时整体之中的虚拟机与主机关系也十分重要,因此监控报告方案应该能顾及到虚拟架构下的流动性,即能反映出客机OS在环境中的迁移变化情况。


  另外,新产品的调整还在于报告方式的变化。虚拟环境下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物理机上的数千虚拟机,管理者要了解它们的性能状况,监控报告系统必须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方式,给出清晰明确、意味深长的报告结果。


  空白的填补


  性能跟踪监测和报告方案是现今虚拟化几大弱项之一,也许是因为它的复杂性,也许是需求度不高,还可能是没有意识到传统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的现状。


  虽然虚拟化平台供应商或多或少推出了一些增强性报告工具,但对于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却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方案。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第三方的ISV上,虽然目前产品也不是很多。


  有关性能监测报告的产品关注一下vizioncore的esxRanger,它只能运行于VMware的虚拟平台上。但却能提供有关虚拟机和主机性能运行状况的大量图表,是一款很好的入门级产品。同时vizioncore也对低成本预算的部门推出免费的版本,提供的功能也能很好的了解架构的运行状况。


  Devil Mountain Software (DMS)推出的Clarity Suite 2006广泛支持硬件级虚拟化方案(VMware, Microsoft, 虚拟机只能为Windows)和应用级虚拟化方案(Softricity, Altiris),这样做是想为了获得更多不同用户的青睐。


  Clarity Suite作为一款主机级的解决方案,主要关注于负载的大致走向,并使用评分系统比较主机性能间的差异。不过这种方案忽略了虚拟机和主机间的相互关联,可能更适合于性能规划,而离虚拟环境下的全方位报告系统这个目标差的还很远。


  和vizioncore一样,DMS也提供了Clarity Suite的免费版,不过很可惜的是功能十分有限,效果自然不佳。


  最后值得一提的竞争对手就是新入门的Netuitive,它也是专注于VMware ESX Server平台上产品的开发,但有了自己创新之处:其SI解决方案能自动地描绘出虚拟机和主机性能图表,并创建行为列表,这样两项联合即能识别出一些临时的行为,比如前面提到的“气球操作”,从而正确地监控和评估虚拟机和主机。


  不过Netuitive SI解决方案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要使它发挥作用,必须先要对VMware平台下的资源池进行重设置。


  后记


  漫长的文章终于结束了,五个部分依次介绍了物理机的选定、资源的规划、P2V迁移的进行、一系列企业级的管理方案,包括资源的管理、灾难恢复机制的建立、架构的自动化、监控报告系统。这其中灾难恢复机制的建立又分为备份机制、故障转移和集群机制。


  这篇编译文章的编排主要按虚拟化过程的顺序,最后介绍一些虚拟化的特性。希望能让人从大致上了解虚拟化工程的步骤,进而给出虚拟化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期望借此能为虚拟化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当然由于虚拟化的不断兴起,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文章中还是有不少的遗漏和谬误,希望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得以改进。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