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标准化呼唤

日期: 2008-04-08 作者:非常可乐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虚拟化已经成为业界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到渠道等各领域厂商的加入,虚拟化的产业生态圈已经形成。在市场方面,IDC预测,到2009年,企业在服务器虚拟化方面的花费将接近150亿美元,超过3/4的500人以上的企业都将部署虚拟化的服务器。Yankee集团2006年针对全球750家企业做的服务器虚拟化调查也显示,62%的受访者已经有虚拟化的解决方案,或者正在向虚拟化应用迁移的过程中,只有4%的受访者没有任何服务器虚拟化的计划。


  大规模服务器的整合、负载均衡、高可用性、不停机维护等当前用户的迫切需求将极大地促进虚拟化的应用。虚拟化很好地解决了产品的刚性和用户需求的弹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正因为如此,从服务器虚拟化到存储虚拟化,从网络虚拟化到数据中心虚拟化,虚拟化似乎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


  然而现阶段,国内的用户对于虚拟化应用的认知度还比较低。其中相当大的原因是因为相关厂商在虚拟化技术普及方面的力度还不是足够高。部署虚拟化技术同其他新技术一样,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人员、管理或设备等多个方面。国内的虚拟化应用来说,正处于一个市场导入期,用户可能有模糊认识甚至是误解,这就需要厂商去教育用户,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
  
  诚然虚拟化技术可以带给企业许多益处,比如可以降低硬件的采购成本、系统管理成本和开发部署成本,节约软件许可费用,提高设备的可用性等。但对用户来说,关键的不是虚拟化技术本身,而是如何让虚拟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用户需求才是推动虚拟化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


  虚拟化要被广泛应用的前提是虚拟化技术能被广泛了解。虚拟化技术要被广泛了解,就需要虚拟计划技术的供应厂商为广大用户创造一种环境,一方面可以提供性能改进、可靠性和TCO方面的承诺,一方面还要保护用户现有软件的前期投资。这个时候,虚拟化技术的标准化就非常重要了。


  标准化产品的好处已经得到广泛认识和接受。用户不再受限于某一两个厂商,从而可以减少前期投资和后续支出。随着标准化进程的发展,IT管理人员也发现有一大堆的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他们都拥有必要的技能(如Linux、J2EE等),这又减少了人员成本,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其他好处还包括敏捷性、灵活适应性和协同性的增强。工业标准方案促进了业务应用通过技术和架构的发展,使得在将新的应用和功能整合进核心业务流程和业务架构时更加容易。这种协同性还提高了应用的敏捷度,可以针对业务条件的改变,做出快速的反应。


  现在,我们很难找到现成的产品,来提供完整的方案,或者是完全跟业务特性和业务需求相吻合的方案。通常,我们要对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软件产品和系统管理工具进行整合。如果采用的是标准的接口和协议,这种整合就会相对容易得多。而且,一个标准的架构也能带来一个更稳定的环境,因为产业标准通常是由包括许多厂商在内的整个生态圈来制定和支持,厂商们会不断地发展它,以确保不会产生严重的中断。反过来,标准化的环境也增加了架构的可靠性,并能减少故障修复的时间,因为技术支持人员需要掌握的产品较少,所需要的能力经常具有共通性。


  然而,标准化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不是某个厂商能够搞定的。因为虚拟化技术牵涉面相当广。有硬件方面的厂商,比如服务器和存储。也有软件方面的厂商,比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因此,要让所有的厂商都遵循一个标准,一条协议,那就一定需要整个产业生态圈的精密合作。这一点也已经在相关厂商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10月23日,联想就在以“聚合-领先-赢未来”为主题的2007联想虚拟化应用论坛中,便邀请了英特尔、微软、日立数据、VMware、XenSource、SWsoft等全球顶尖虚拟化软硬件厂商聚首北京,与联想服务器和用户一道,就业界热门的虚拟化技术及应用展开讨论。在会议过程中厂商表示,随着虚拟化技术在中国市场普及应用的开始,上游厂商将携手联想服务器,共同打造中国虚拟化产业生态链条,让中国用户切实感受到虚拟化应用带来的巨大价值。作为东道主,联想服务器发布了全新的虚拟化策略。


  会议中,联想集团大中华区中国服务器业务总经理牛红表示,“在虚拟化应用生态圈中,服务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作为服务器厂商,联想将与上下游厂商通力协作,为用户提供完善的虚拟化应用解决方案。”


  但虚拟化毕竟是一个好上百亿美金的大产业,仅仅是联想一家企业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产业圈中更多的大佬们从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作出更多更积极的行动来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